我和Irene算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同期”。同一批进公司,第一年在一个项目组里朝夕相处。我们常常一起分享教学时的趣事,一起讨论在课堂里遇到的问题,寻求解决方案。
如今的Irene,已经是4个竺可桢班的班主任,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,能够独挑大梁了。在工作上,她是1+1>2的好搭档,而在孩子们那儿,她是每次课间休息时被孩子们环绕的对象,是耐心温柔的好导师。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她,却一直像一个20岁的少女那样,青春、乐观、偶尔带着点小雀跃。
她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?女生读工科做科研是什么感受?如何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导师?来和我一起一探究竟吧!
——本期主编 Ashley
PART 1 “我可能天生就是个理科生”
我从小就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。
看星星的时候会想,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?
走路的时候会想骨头为什么把人撑起来?力是如何传递的?
转眼珠的时候,我有想过眼球为什么不是方的而是圆的……
我从小就有一本小本子,专门用来记录所有我想知道的问题,我叫它【科学记录本】。我还给这些问题排了个序,列出了【我最想弄明白的问题TOP10】,这些问题后来我到了高中都还记得。
Share This Story, Choose Your Platform!
我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可能是受我爸爸的影响。他是水力发电的高级工程师,家里的电器坏了经常是他修。因此我家里有一整套机械工具,我也经常自己捣鼓。小时候我还经常跟着他去水电站里玩,不过那时候只知道水可以发电,看着涡轮机露在外面的部分,完全不知道水底下是如何操作的。
我爸妈都很忙,院子里也没什么同龄人,所以我经常一个人在家。小时候也没有电脑、平板玩儿,所以就经常琢磨自己提出的这些“好玩儿”的问题。
我都琢磨些什么呢?举个例子,我们生活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,一拳打在棉花上常常“打空”,但如果是两个拳头打在一起,就会非常痛。这是为什么呢?我当时已经想到很微观的场景了,我觉得【棉花粒子】中有空气,粒子间间距大,所以【力气】走到【半路】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。但骨头很硬,所以我认为【骨头粒子】之间的缝隙应该很小,两个【粒子】之间挨得近,这样力需要走的路程短,传递当然也比较轻松。长大了之后才知道,这就是微观的原子排列结构。
现在想起来,我还挺为小时候的自己自豪的。我都觉得我是天生的理科生。一个小女孩,自己观察生活,然后有很多的问题,也没人解答,就自己慢慢琢磨,家里只有一套《十万个为什么》陪着我。我对自然科学的启蒙,对世界的认知,都来源于我对生活的观察,也来源于我的奇思妙想。
PART 2 学材料最有趣的是:你从来都不知道你今天做出来的会是什么
我是从本科时候的金属材料跨专业到研究生的高分子材料的。虽然学的工科,但本科其实挺少有机会去动手做实验。经常是一套设备,一个班三四十个人共用,一样的实验,按照流程来。到了研究生的时候,有自己的试验台,有一套自己的设备,才开始真正有做研究的样子了。
我的研究生课题是EVA缓冲材料,我们大部分运动鞋的鞋底想要轻便,又能起缓冲抗震作用,就要用到EVA。
塑料要起到缓冲作用,内部就必须有许多微小的泡孔。所以我们需要给塑料发泡。目前最常用的发泡技术是超临界发泡。但这种技术的成本很高,一台仪器就要好几百万,不适合在中国工厂的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。所以我导师想让我研究的,就是一种不需要达到超临界条件,运用现在中国工厂里有的仪器就能达到微孔发泡效果的发泡技术。
这个项目的第一步,也是最核心的一步,就是制作发泡剂。这一步我就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:我做发泡剂做了半年多的时间,几乎每一天都在失败。
生成发泡剂主要是化学反应。我需要检测每天的产物是否达到我的要求,能够成为发泡剂。当反应程度不够,产物就是淡黄色,偏白色;如果反应过度,产物就是深黄色。但只有金黄色那种颜色才是我要的产物,才是发泡剂。。
一开始我花了很久才做出金黄色的产物。而且还是偶然,那天成功了,结果第二天我按照同样的配方,发现产物颜色跟昨天不一样了。那时候真是每天做出来的都不一样,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化学反应:物质的量,反应温度,反应时长,跟季节也有关系,甚至什么时候给水浴锅添水都对我的实验结果有影响。
读研阶段,其实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探究式,而且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叫探究式。我的导师给我一个目标,然后给我一些可以尝试的方向,我一个个的去尝试。在中国,本科挺难有机会接触到探究式教育,可能老师会挑几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到它的课题组,但可能也是帮帮忙之类的。
所以刚开始我非常不习惯,不知道怎么做,而且从小到大习惯了老师教你怎么做,背后有人推着你走。但因为我导师很忙,我经常找不到他,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去试。而且这个课题在我手上是新的,导师虽然对这个方向有了解,看过一些论文,但是导师也没有自己上手做过。
我失败了很多次以后,将反复细化自己的实验记录,不断的做实验,最终找到了一个配方,能够稳定地得到产物。最后送出去检测,检测结果显示我研究的塑料发泡剂粒径达到了1个微米,比现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发泡粒径小了30-40倍。当时太高兴了,整个过程是我自己探索出来的,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了,成就感真的无可比拟。
PART 3 试着去战胜传统教育留下的“后遗症”
我的科学问题记录本,随着后来学业的繁忙,逐渐被我搁置了,我的好奇心慢慢地“不见”了。我在一个典型的“中国式”家庭里长大,爸妈对我的批评多,表扬很少,很看重我的成绩。慢慢的,我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了,不敢轻易尝试,害怕犯错,因为犯错了会受批评。
这个性格对我后来的影响很深。来噢哇啦后,刚开始上课时,我总是很紧张。因为我害怕讲不好课。我也很在意学生喜不喜欢我,所以我就很怕和学生接触,怕学生会哭。
但后来我变了很多,也自信了很多。从一开始的课都不敢上,到后来不再害怕任何一个新主题的课程;从一开始的不敢和学生说话,不敢指出他们做的不好的地方,到现在可以独立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;从害怕和家长沟通,到现在和家长聊噢哇啦可以聊一个小时。
这个改变看起来轻描淡写的,但实际中变化起来还挺难,非常痛苦。要摆脱原生家庭和中国式传统教育给我的影响,找到自己,认可自己,相信自己。我觉得,在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一点是,多逼着自己迈出第一步。迈出步伐后,其实会发现事情没那么难。有时未雨绸缪太多未必是好事。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我一直在反思。很多时候,因为经验、阅历等情况,可能确实第一次做的不够好。没关系的,事后多去思考多反思。比如上完一次课,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反响不够,我会想尽办法让学生觉得有趣。尝试使我发现自己的优缺点,反思帮助我下次做的更好,更有自信。这样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。
PART 4 受学生喜爱的“秘诀”
那天我站在那个孩子身后,每一次她回头望向我时,我都会给与她目光的回应。可能这一点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和放心去探索的勇气。很多妈妈不自觉地习惯于以大人的身份去和孩子接触,但其实孩子想要你和他是平等的。
我有一个“得意门生”伟轩。我刚开始作为伟轩的辅助导师时,他不太愿意表达,问他问题也常常说“不知道”。后来我为了让伟轩多思考一些,课后我会先确认他这次探索有没有听懂,用一些小游戏的方式,和他互动。然后我们再聊其他的,我会问他有没有什么想和我聊的,问我的。没有的话,我会主动和他分享我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好玩的科学。
后来慢慢的有了回应。每一次探索时我去问伟轩,他不会再说不知道了,而是会说,你让我想想,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和你分享。而且伟轩上完飞艇主题后,因为对电路很感兴趣,他一口气给我提了15个电学的问题。
在探索时,我是学生们的伙伴。我与他们一起分享科学探索的快乐,一起分享实验成功的成就感,一起面对探索中的挑战。现在提起我的每一个学生,我最先想起来的,都是我们在一起笑的场景。
你问我如何成为噢哇啦最受学生欢迎的导师,我总结了一下我自己的经验,在孩子们每次需要你的时候给与回应,并且绝对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,同时多从自己开始做起,以身作则,比学生先迈出一步,这会给学生正面的影响。多去观察学生,用心的思考,了解每个孩子。
PART 5 在生活中学习,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
我现在重拾了小时候不断思考生活中科学的习惯,我经常和男朋友讨论生活中的科学。早晨为什么会起雾,雾和霾有什么区别;牙膏为什么会起泡泡,而且必须得摩擦和沾水…
过年时候和爸爸再回他工作的水库,我会和他讨论磁铁到底是如何放在水库里的,怎么切割磁感线。需要检修时水下的扇页如何停下来,甚至连高压输电时输电网上陶瓷绝缘体的形状也会讨论。
最重要的是,我不害怕说出错误的答案,不再执着于那个“对”的答案了。我和他们会各自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观点,很少会去百度上查找正确的答案。
我最近在看一个纪录片《他乡的童年》,一个国际新闻记者,她去到了芬兰、日本、印度、英国和以色列,探访不同国家课堂,教育方式。我觉得这个纪录片拍的非常精彩,我看了之后感悟很多,这些国家的教育方式和他们的思考都给我很大的启发。
其实教育是每个家庭最看重的事情,同时教育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。纪录片里讲,犹太民族觉得最重要的三件事:教育、教育、教育。
我们所有人都重视教育。但光重视没有用,重视且焦虑更没有用。教育是一件需要我们用心、然后去思考的事情。需要放慢脚步,了解我们的孩子,去学习优秀经验,去尝试,去和孩子们一起努力,和他一起成长。
本期讲述人
噢哇啦 Ashley 导师